伴随着2020年夏日酷暑的临近,又迎来新一届的毕业季,平日里坐落在四川轻化工大学“鸟巢”山顶上清幽淡雅的“校友之家”也因为毕业生拍照留影而变得熙熙攘攘起来,静谧的空气中弥漫着欢笑、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看着眼前的一切以及自己和导师、同窗的照片,刘平同学的思绪仿佛回到多年前自己背着书包第一次远离父母上学时的情景,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速闪现,他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这张照片标志着他的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正式结束,也意味着他即将以“省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进入湖南大学继续攻读能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刘平同学在硕士期间表现优异,担任科研财务助理、团支部书记兼副班长、研会外联部部长、辅导员助理。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五四自强之星、国家励志奖学金、市级三好学生等30余项奖励。作为主要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 3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授权1项;主持项目2项,其中四川省科技厅科技创新苗子工场项目1项。当问及他对于这些奖项荣誉的看法时,他只是谦逊地说道:“能够获得这些奖项让我十分开心。这也说明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对于这诸多的荣誉他显得风轻云淡,他认为这是他人生的座右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自己鞭策的结果。“勤”和“思”才是他真正想得到的,其余的只不过是他贯彻自己的意志的产物。
如今的他虽然学业之花正争艳绽放,但是他曾经的学习历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他曾是老师眼里的“差生”,同学眼中的“混子”,初中时因调皮捣蛋常常被老师批评教育,因此导致2008年6月中考失利,无缘高中校门。“真正改变我的不是别人,而是我的父亲”,说到这刘平有些哽咽,“我的父亲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中考失利后,农民工的父亲并没有像其他的家长一样打骂他,而是默默地交了一笔不菲的择校费,让他升入高中。在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父亲将处于象牙塔校园中的刘平拉了出来一起去工地体验生活的艰辛。在工地上,刘平跟着父亲一起劳作,炎炎烈日炙烤着刘平,将他脸上的皮肤晒得皲裂,豆大的汗珠不断滴落,流入眼睛辣得生疼。好不容易熬到了午休时间,刘平和父亲坐在一起吃饭休息,父亲给刘平微微颤抖地端来一碗水,长满老茧的手掌上细密的伤口数不胜数。从父亲手中接过碗的一瞬间,刘平瞬间崩溃了,即便口渴难耐,他却感觉一口水也喝不进去。他将碗扬起一个角度,偷偷观察着父亲:常年在太阳下劳作而被晒的黝黑的皮肤、深陷的眼窝、干裂的嘴唇、微驼的背。突然,父亲转过脸来看着自己微微一笑,刘平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他咕噜咕噜大口喝着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定不辜负父亲对自己期望。升入高中后,虽然自己痛定思痛,但毕竟基础太差,无奈再一次升学考试失利。
此后,他只能就读四川省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期间,刘平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发愤图强地学习。他不断用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三年间,每一学期考试成绩都是第一,获得了校甲等奖学金4次、励志奖学金2次、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毕业生、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这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他的班主任的不停地鼓励、赞许,得益于刘平的努力拼搏。为了解决自己学习路上的拦路虎——英语,刘平以不背下多少个英语单词今天绝不睡觉来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完成这些目标他常常在楼道里学习到很晚,楼道里的风很冷,但是刘平的心却热的滚烫。最终刘平通过努力最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名额仅有3%~5%的专升本考试,并且成功克服了自己英语学习上的障碍,在最后的考试中英语成绩达到标准线,通过了考试。
在就读四川轻化工大学高分20131班时,刘平凭借着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完善自己,尽可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他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还特别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本科期间通过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拿到了高中化学A级教师资格证书。这张证书让他真正拥有了自信,让他明白了过去的失利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是曾经年少轻狂走了弯路。自信心的建立让他在面临困难、挫折时都能做到心平气和、沉着冷静。
2017年9月,通过自身的努力,刘平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这期间他将自己的科研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主持了四川省科技厅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项,参与编著专著1本、发表学术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2018年暑期,刘平参与了一项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科研课题,开展一项国内紧缺的光学玻璃聚氨酯-沥青抛光膜的研究,这种材料主要用于手机玻璃和望远镜等光学玻璃的精密加工。刘平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整个暑假都没有回家,留在学校进行实验研究。夏日艳阳高照,酷暑难耐,刘平顶着37°C的烈日徒步前往实验室,当走到实验室门口时身上的衣裳被汗水浸透得可以拧出水来。在这样的条件下刘平也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退。实验过程有时要持续到凌晨,平均每天也只能睡四个小时左右。每次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时刘平都会用自己的座右铭中的“勤”来激励自己,让自己能够坚持下去。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终于把他击垮了,一度发烧到了39°C!迫不得已刘平向老师请了半天假,上午吃了药就睡,睡到下午,身体稍微感觉好了些又回到实验室继续做实验。老师们都很担心他的身体,但刘平深知实验进度耽误不得,因此他顶着虚弱的身体状况坚持了半个月后终于完成了实验研究,所有的数据都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抛光精度达到微纳级,材料加工损耗降低了10倍。当申请的发明专利“ 一种单组分聚氨酯沥青抛光膜的制备方法”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并拿到专利证书的时候,刘平的内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项实验研究让刘平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项发明专利,而且在刘平心中种下毕生科学研究的种子,萌发了对科学研究的无限热爱。出于热爱,他熬过了夏日的炎炎酷暑;出于热爱,他一直拼搏于实验室,从未因为自己身体不适而退缩;出于热爱,他重新审视了自己走来的路,放弃了自己已经找到的政府工作,毅然决然地在博士生考试报名表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如今这位让我们骄傲的刘平同学,通过了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美誉的湖南大学能源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考试,即将在岳麓书院继续深造。我们应该以如此优秀的川轻化学子为榜样,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让我们的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审稿人:谢斌
2020年7月13日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