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本专业)
培养目标及特色:该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最具特色的本科专业之一,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等科研学术平台。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材料结构与设计、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表面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等领域从事新材料开发、工艺优化、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同时,为了满足材料学科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开展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加工成形、金属腐蚀理论与腐蚀控制、腐蚀试验与监测、防腐蚀工程、材料表面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新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测试、金属材料、材料腐蚀与防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材料类、化学化工类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川省一流专业、一本专业)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办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招生的较早院校之一,后并入腐蚀与防护专业,2006年从相关专业分离,2016年开始在一本招生,2022年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高分子材料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塑料、橡胶、纤维以及涂料等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测试表征、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反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材料类、化学化工类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校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前身为硅酸盐工程专业,于2009年独立招生,是四川省特色专业、我校材料类优势工科专业。该专业根据国家新工科、新材料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经济的相关需求,培养具备先进无机材料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功能陶瓷、高性能硬质材料、新型炭材料等先进无机材料的工艺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改造、生产和管理等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先进无机材料工艺学、先进陶瓷的现代制备技术、电子材料、新型炭材料、材料热工基础、粉体材料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硬质材料、新型炭材料、航天航空材料等领域从事先进无机材料的工艺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改造、生产管理及商务贸易等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材料类、材料物理、电子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面向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主要研究新能源材料组成、结构、性能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是由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材料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在材料、新能源、化学等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开发、材料制备、表征技术、工艺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能够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应用电化学、电化学科学、储能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既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通讯、汽车、医疗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