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献礼六轶校庆 赋能学子成长与学术创新

发布者:clAdmin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53


撰稿:周雅婷  樊汝棋      审核:李娟

为庆祝四川轻化工大学六十周年校庆,10月1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心策划奋斗者足迹与学术报告两场特色活动,分别在学校李白河校区与汇南校区开展。活动特邀优秀校友及学界专家返校分享,既是对校庆的热烈响应,也为学院师生搭建起成长与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

奋斗者足迹报告:校友分享故事筑牢学子信心

当日下午2点,学院在李白河校区H1-113教室举办成长交流活动,特邀学院优秀校友黄见东借校庆之机返校分享。活动伊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娟介绍了黄见东的职业成就与荣誉。黄见东以“学长”身份温情开场,感慨深情回顾母校六十载发展变迁,以“不讲大道理,只分享小故事”的亲切姿态迅速拉近与学院同学们的距离,传递校庆氛围中的师生情谊。

讲座围绕“回望旅程”“思考方向”“拥抱未知”展开,他通过五个亲身故事传递感悟:一是新生入学要保持自信,大学是同一起跑线;二是专业不是终点站,终身学习是突破边界的关键;三是社团经历能锤炼组织、社交与表达能力;四是社会实践让他坚定“练本领、服务社会”的初心;五是坚持运动可锤炼意志、保持活力,建议每周运动3-5次。分享尾声,黄见东校友为材料学子送上真挚祝福。

学术报告:聚焦腐蚀防护探讨技术前沿

同日,一场聚焦机器学习辅助的图像识别模型的学术报告在汇南校区厚德楼206教室举办,由学院副院长林修洲主持,特邀北京科技大学程学群老师主讲。林修洲副院长开篇介绍了程学群老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成果。

程学群老师从材料腐蚀行业痛点切入,指出数据收集—分析—应用闭环在腐蚀防控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实现装备服役安全腐蚀联网观测需突破高精尖腐蚀传感器研发与腐蚀数据挖掘建模两大关键技术。他系统拆解了“材料腐蚀特征研究与建模”全流程,并分享三项核心研究结论:耐候钢腐蚀图像特征与腐蚀失厚值高度关联;聚类模型可将锈层划分6个类别,其分形特征与物理特性密切相关;相关预测模型准确率高达93%,为工程化应用奠定基础。

两场活动以校庆为纽带,既为学院学子带来成长经验与学术启发,助力筑牢逐梦信心,也通过校友反哺、学术交流的形式为校庆增添光彩,为学校材料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10月18日,学院部分校友怀着对青春的眷恋与对母校的深情重返黄岭校区,他们漫步于熟悉的林荫道,驻足在承载记忆的教学楼前,用一场温暖的重聚,为这片见证过奋斗与梦想的土地再添一抹动人的色彩。